太行大峡谷林虑山游记双百楹联赞!黎克明随笔
2012-4-19 2:12:21
访问量:2917512
太行大峡谷林虑山游记
黎克明随笔
双百楹联赞!
上联:下联:
忆往昔,诵今朝,
群英会战,齐心合力,
丰粮垛,富康庄!
十载开凿,卅年修筑,
红旗渠,改革路,
引漳入林,鬼斧出豁,
环绕分水岭,兜转盘山云,
笑天河不短,夸鹏程更长,
东西弹指,南北展翅,
横贯神州,抱定地球!
尚信,辅仁,
思厚物,爱载德,
知珍惜,能守护,
地涌甘泉,天赐吉寿,
高坝平湖,愚公转世,
飞仙镜,铸雄魂,
一往情深,百折不挠,
一根扁担,四个轮子,
挑神话;载辉煌!
灵龟探海,凭石问古,
隔岸观火,赖树寻根,
喷砂砾,刻年轮,
猜看,算知,
岩熔壑裂,地辟天开,
文录鱼甲,缠锁藤榆,
应见得,当明了,
山下有山,山上无山,
惊扑面,淡掠影,
千峰立壁险;一马平川闲!
林州美,太行巍,
胜江南,名塞北,
何来,道是,
西子泊舟?范蠡访友,
桃花谷底,王相岩巅,
听渔歌晚唱,拜隐世先贤,
蝶恋石,登仙台,
慕女子,敬男儿,
柔情似水;猛志如山!
精卫思变,夸父渴饮, 衔石填海,追日行天,
心许昼夜;身化桑田!
太行大峡谷位于太行山南脉林州市境内,全长50公里,被誉为“东方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景区又名“百里画廊”。谷内台壁交错,雄险壮观。其间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峰、峦、台、壁、峡、瀑、潭、泉、涧、溪,是我国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景区地质、地貌齐全,生态植被优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自然形态,各个地质时期的岩石出露明晰,被地质学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峡谷内民俗淳朴独特,民宅石街、石院、石柱、石墙、石梯、石楼就地取材,以石构造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峡谷内有三九严寒桃花盛开的桃花洞、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冰冰背等自然奇观,峡谷两侧山峰不少惟妙惟肖的造型地貌耸立摩崖外侧,构成百里画廊,极其壮观。
大峡谷内的桃花谷景区位于太行山半腰,海拔1700余米。桃花谷四面诸峰如笋。谷上悬崖百丈,荆棘丛生。谷的西南山顶有一飞瀑高悬,深渊浅潭,清澈可鉴,水美之处竟与九寨沟中“海子”相似,此处春时山花怒放,夏时绿草如茵,秋时满山红叶。最神奇的是谷内的两大奇观:盛夏三伏天,这里却湖水结冰,仿如冬天;而在隆冬季节,冰雪覆盖,百花凋谢之时,桃花洞周围则山桃花凌寒怒放。桃花谷因此而得名。
除了桃花谷外,大峡谷内另一著名的景区王相岩更是风光无限。景区位于太行大峡谷西侧,山势陡峭,飞瀑流泉,悬崖楼阁,栈道绕山,景色壮丽,为南太行之冠,故有“太行之魂”的美誉。王相岩风水地貌,龙穴砂水结构完整,使这里成为历代仙释之徒、圣人雅士的游赏之地,并有美妙感人的历史传说。
太行山绵延千里,象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辽阔的大地上。位于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磊山的悬崖峭壁中。因此,该风景区定名为“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国家级风景浼胜区,也是“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主要景区面积有100平方公里。我国锦乡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称,而林虑山是北雄风光最胜处。
林虑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它的最高山峰海拔1675米,形成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左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暖少雨,秋凉气爽,平均气温12.7℃。
林虑山历史悠久,汇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内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1处,旅游资源丰厚。从南北朝时期起,这里就已成为众所瞩目的旅游胜地。
这里曾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的足迹,也有他们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商朝第22代国王武丁,省年时被其父送往王相岩与平民奴隶生活在一起,在此结识了奴隶傅说,发现其很有才华,他即位后三年不语,方把朝臣说服,请傅说出山并拜为宰相,而武丁得傅说辅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殷道复兴”。东汉时期,朝中官宦夏馥迫于皇宫之祸,陷姓埋名避难于此,现遗迹尚存。明嘉靖年间游方道人赵得秀居山不舍,依崖筑景,苦练仙丹,现仍存其师徒墓塔。
景区气势磅礴,风光独秀。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人工天河”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太行之魂王相岩、冬夏倒置桃花谷、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天开图画黄华山、文物宝谷洪谷山、北雄风光天平山、翠柏园林龙凤山、石门涌泉万泉山、龙洞天桥王龙洞等景观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太行大峡谷北起林州市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顺县井底村,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00米,最窄处60米。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奇峰突兀,台壁交错,形态万千,森林覆盖,郁郁葱葱,青山流水,悬崖栈道,景色“雄、险、奇、秀”。站在高处眺望,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左看是景,右看是景,景色迷人。主要景区有:山前景区、王相岩景区、仙台山景区、桃花谷景区、太行平湖景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那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和三伏酷暑洞结冰的冬夏倒置奇观,更是令游人神秘莫测、赞口不绝。
太行大峡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四方游客。每年接待观光野营、休疗养生、滑翔攀岩等大批游客。现在北京、河南、上海、广州等多家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来此作外境地,拍摄电视、电影片,著名的电影片《李双双》和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等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每年迎来大批美术院校师生,来此写生作画,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美术作品。
林州大峡谷!
林州大峡谷即安阳林州太行大峡谷,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林州境内,南太行的东麓。
林州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石板岩供销社“扁担精神”的发祥地,是太行山的儿子—谷文昌同志的故乡,是中国文联书画中心的创作培训基地。因为他坐落于林州,所以也叫林州大峡谷、林州太行大峡谷。
大峡谷内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号称“百里画廊”。
这里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心驰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鬼斧神工,使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太行大峡谷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约占30%,森林茂密,自然生态良好,植被完美,是天然的氧吧。
主要游览景点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有太行魂之称的王相岩、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冰山、千古之谜猪叫石、太行平湖(刘秀湖)、冰冰背、潭深谷幽仙霞谷、晋普龙洞小洞天、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鲁班门、华夏―绝桃花瀑八大景观。此外还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鲁班村南教场。太行大峡谷群山环绕,奇峰突兀,台壁交错,郁郁葱葱,是休疗养生、滑翔攀岩、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王相岩位于林州太行大峡谷里面,林虑山主峰西侧的石板岩乡。主要游览景点有:筒梯、玉皇阁、夏馥洞、荡魂桥、牧马坡、栈道、森林浴廊、仰天池等。出石板岩镇南行,露水河迤俪而来.经历800余年沧桑的平顶松,树干挺拔,苍枝虬曲,拱手相迎,王相岩景区赫然眼前。
这里峰崖嶙峋,泉瀑飞荡,花木拥翠,风景优雅,被誉为“太行之魂”。王相岩山高林深,一路攀登,好似无路又峰回路转。沿途可见泉水淙淙,溢出山石,因此王相岩的植被有很丰富。
王相岩东临溪水,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屏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土来此修身隐居。
王相岩人文气息浓厚,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商代国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曾经在此居住生活,“王相岩”也就是因此而来。
东汉名士夏馥因"党锢之祸",曾在这里隐居避难;明代河北道人赵得秀曾在这里修身养性,居山不舍;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这里修筑别墅安度晚年。因此,王相岩也多次更名。上古称“宝泉岩",殷商称“王相岩”,东汉称“隐居岩’,明代称"老道岩”,清代称"避暑岩”。
王相岩,幽谷深险,山势陡峻,藏秀于雄,蕴巧于朴,气势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绝壁地质层理明显,人行谷底,雄岩壁立,险不可攀,而峰回转折处,绿色灌木丛中,险径忽现。登山途中,奇峰异突,瀑布轰鸣,森林遮天蔽日。白云深处,忽然出现的古朴农家,给人恍若隔世之感。
王相岩植被繁茂,奇珍满山,蛾耳栎、辽东栎、麻栎、黄花木遍布沟谷,无边无际的丛林中生长着连翘、何首乌、元胡、柴胡、灵芝等各种中草药。生长在峡谷悬崖峭壁的何首乌,每年长玉米粒那么大,拳头大的一块要长二百多年,生长在王相岩潮湿山地枯树根上的灵芝,有的生长了千余年。
王相岩四季可游:春天,山花烂漫,播香散芳;夏日,丛林流绿,宛如海洋波涛;秋来红叶满山,瓜果飘香;冬至瀑布成冰,林海雪原。
桃花谷,桃花谷是太行大峡谷中的一个山谷,也是太行大峡谷景区的核心景点。它是以山、谷、潭、洞为主的自然景区。因其“三九严寒桃花开,三伏酷暑水结冰和346米高亚洲第一高瀑布”而闻名于世。
桃花谷东西长4千米,南北宽3.5千米,游览面积14平方千米,海拔800——1736米,高差近1千米。主要游览景点有:黄龙潭、飞龙峡、含珠、二龙戏珠、九连瀑、桃花潭瀑、桃花洞、太极冰窟等。
桃花谷景观奇特,奇峰突兀,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于整个峡谷,溪水两岸草藤垂挂,杂木丛林莽莽无际,随山风涌动的绿潮似海水漫卷。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瀑相连,更兼峡谷山峰,山泉出露,崖崖飞瀑,纵横山沟,沟沟见泉,构成了桃花谷山灵水秀的峡谷水韵。
雾散云山变,花开鸟飞鸣,高山悬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镜,石山石林千姿百态,林木茂盛青翠葱郁,溶洞幽暗犹如迷宫,登山石径错纵交织,三九桃花开雪里,盛夏冰窟透寒风,这是对桃花谷的真实写照。桃花谷处处是美景,景景惹人醉。
白开水原创: 从此爱上了这条山路!
2009-07-29 22:08:05| 分类: 开水心情日记
就是这条路把我搞得晕头转向,不辨东西南北!
我已经走过10多次,才弄明白!——克明朱批。
从摄影开始,才认识了这条山路,雄伟、蜿蜒、崎岖好象都可以赋予在它身上,由于它是通往云中旅社和国际滑翔基地的唯一公路,所以也被众多摄影人所青睐。
有人说,这条路除了山里人经常走以外,还有两种人在经常往返在这条路上,一种背着重重包裹的人,那是滑翔爱好者们的踪影,更多的还是拿着相机的人,他们几乎踏遍了山上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占据了整个季节,甚至雷雨交加、大雪纷飞的天气,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也就5月份吧,在山上遇到一位从山东过来的摄影爱好者,闲聊中,才知道他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要到下雪的时候,拍完雪太行再回家去。当时我们坐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这条路,从山顶往下看,还是第一次,开始感觉很新奇,难道我们真的就是从这里驾车上来的吗?后来慢慢的有些眼晕,有些害怕了。
第一次接触这条路是在2008年的3月29日,早晨6点多一点就接到摄影好友随缘打来电话,说可能会出现桃花雪,一起去碰碰运气。过了太行隧洞,车一下子拐到上山的小路上,我就问随缘,这是去那里。你没有走过这条路吗?这是通往滑翔基地的路,他有点不相信我说的话。车随着崎岖的山路盘延而行,虽然路边的景色也有诱人之处,但是却没有胆量去看,内心的恐惧随着车轮的转动而增大,我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山顶,直到看到雪花飞扬和桃花开放的情景才忽然消失。
就这样,我爱上了这条路,不同季节的变化,不同气候的变幻,都出现了我的影子。拍日出、拍云海、拍民俗、拍梯田,它承载着摄影人的希望和美丽,更托付着滑翔人的脊梁和梦想!
白开水原创: 对起百姓的永恒丰碑!
2008-07-27 16:02:11| 分类: 走进采访现场
河南省出版了一本纪实报告文学选集,内容都是反映该省进行的山区人畜吃水工程。书在出版时,省有关部门将书稿呈交李鹏总理,请他为该书题写书名。李鹏总理欣然应允,大笔一挥,将此书题名为《对起百姓》。它是一本让领导干部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也是每一个老百姓永恒的期望,它每时每刻都在激励着,告戒着每一位为官者的灵魂,时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才可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留下永恒的丰碑。
我们在林州市姚村镇水河村也发现了刻在岩石上的对起百姓的四个字,顺手把它拍了下来,希望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可以看到它,读懂它。也希望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已经可以真实的表达了从朝代到社会主义一直永恒不变的法则,只有对的起百姓,国家才可以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分水苑位于林州市北18公里处,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总干渠从分水闸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原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1994年3月破土动工,同年7月主体工程告竣,共投工日2000多个,投资10万余元,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红旗渠纪念馆。
该馆由序厅、干涸历史、太行壮歌(上、下篇),今日红旗渠、亲切关怀和影视厅等展厅组成,陈列了修渠时的文物,布设了210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总展线长316米,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那段难忘岁月的英雄壮举。走进红旗渠纪念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林州人民10年修渠的艰苦历程,还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林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全部历史。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太行儿女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英雄事迹,展示了林州人民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在林县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中,共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挖砌土石1515.82万立方米,建成总干渠长70.6公里,灌区渠道总长4013.6公里,中小型水库和塘堰396座,库容6000余立方米,形成为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奇迹”。
伟大的奇迹,壮丽的景色,永恒的精神,不朽的史诗。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将给您留下美妙的记忆。
岩浆喷射遗留火熔岩地貌
灵龟探海
凭石问古
龟背石,露出水面龟裂泥滩的今世前生
鱼纹石,碧海沙滩的今世前生
山榆老藤纠缠不清,太行屋脊上,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